发布时间:2025-07-07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关于政务人员AI办公安全规范,综合相关政策法规及实践案例,以下核心要点需重点关注:
一、数据安全管理规范
涉密信息禁止处理
严禁将涉密文件、敏感政务数据上传至公共AI平台。如某科研机构因使用未授权AI工具处理涉密数据导致信息泄露
数据分类分级保护
建立政务数据分类标准,对核心业务数据、公民隐私信息等实施加密存储与访问审计,符合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》要求
数据流转全流程可控
通过私有化部署实现本地化数据处理,避免数据跨境传输风险,如中山市采用本地服务器+政务专网保障数据闭环
二、技术安全防护措施
系统合规性要求
政务AI系统需通过国家等保三级认证,采用国产化技术栈(如阿里政务云、金山办公私有化模型)
算法与访问控制
选择经安全测试的AI算法,限制境外IP访问权限,并采用白名单机制管控敏感功能调用
日志与审计机制
留存系统操作日志不少于1年,定期进行安全检测评估,确保可追溯性
三、AI使用流程规范
明确禁用场景
禁止用AI生成涉密公文、处理信访敏感内容或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分析
人机协同审核机制
AI生成内容需经人工复核,如深圳福田区要求AI公文修正后仍需人工确认格式与内容合规性
工具选择标准
优先选用具备政务场景定制能力的国产工具(如德塔精要智能体、金山政务大模型),避免通用型AI的不可控风险
四、人员安全培训要求
定期保密教育
结合AI泄密典型案例(如三星ChatGPT事件、政务人员违规使用写作助手),强化风险意识
操作技能培训
掌握AI工具的安全功能使用,如政策敏感词检测、多版本对比等
五、合规审查与应急响应
年度安全评估
参照《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》,对AI系统进行渗透测试与合规审查
建立应急预案
针对模型误判、数据泄露等场景制定响应流程,如无锡市通过AI算力中心实现故障快速切换
延伸建议:参考《福田区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暂行办法》9及DeepSeek政务大模型部署经验613,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。更多案例可查看34中的泄密事件分析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rongzhiaizhiku/81340.html
下一篇:没有了!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