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AI商业应用 >

年AI办公培训行业价格欺诈案例多吗

发布时间:2025-07-07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🔍 一、价格欺诈案例普遍性分析

高频投诉与规模性乱象

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AI培训相关投诉超 4800条,多数涉及虚假宣传、高价低质和退款难问题

典型套路包括:低价引流(0元/9.9元)→ 诱导高价进阶课(6000元+),承诺“包就业”“月入过万”等无法兑现的收益

针对特定群体的定向欺诈

银发族成重灾区:培训机构以“零门槛创富”为噱头,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课程(如5980元AI创富课),实际教学内容仅为模板套用(如剪映模板操作),且拒绝退款

职场焦虑人群:利用“AI取代人工”制造恐慌,宣称“企业内推”“副业变现”,但课程内容多为网络公开资料拼凑

⚠️ 二、主要欺诈手法揭露

虚假承诺与合同陷阱

机构承诺“学完推荐高薪兼职”“合作企业直推”,实际提供的“接单渠道”为虚假链接

合同条款含糊其辞,退费时以“已开课”“特价不退”等理由拒绝

技术包装与实际落差

将基础操作(如注册ChatGPT账号、套用模板)包装为“核心技术教学”

案例:某机构宣称“训练AI模型接单”,实际仅教开源软件基础操作,学员学完仍无实操能力

伪造资质与虚假背书

冒充“官方内部教程”(如DeepSeek课程),声称含“高级算法”,实为抄袭拼凑内容

伪造企业合作协议(如展示假录用意向书),骗取学费5000元+

⚖️ 三、维权困境与监管挑战

消费者举证困难

课程质量难以量化评估,机构常以“学员个人能力不足”推卸责任

老年人因技术认知差,合同签署后维权意识薄弱

行业规范缺失

AI培训尚无统一资质认证标准,导致“导师资质造假”(如前微商转型AI讲师)普遍

部分平台审核松散,纵容虚假宣传直播和广告

🛡️ 四、规避欺诈的建议

识别风险信号

警惕“速成致富”“无门槛高薪”话术,核实机构资质(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)

拒绝“免费试听→高价升级”销售套路,签订明确退费条款

选择可靠学习路径

优先官方渠道(如DeepSeek官网声明不售课)

参考高校/企业合作的通识课程(如AI+教育实践项目)

💡 提示:若已遭遇欺诈,可向消协投诉(12315平台)或收集证据提起诉讼

当前AI培训市场虚火旺盛,消费者需强化风险意识,监管部门也需加快建立行业白名单与认证体系,从源头遏制乱象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shangye/81598.html

上一篇:年AI办公培训行业价格竞争现状分析

下一篇:没有了!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