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AI前沿 >

政务办公如何合规使用AI工具

发布时间:2025-09-24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各位政务打工人听好了啊!现在政务办公想用AI工具用得合规,那可得搞一个全方位的体系,这里面得有保密管理、工具选择、流程规范、技术保障还有培训机制这些东西。这事儿的核心就是得平衡好效率和安全,还得严格遵守《保密法》还有数据安全法规。最好先用国产化、私有化的AI平台,让那些敏感信息一直在内网里处理。使用的时候,还得弄数据脱敏、人工复核、场景限制这些机制,防止模型胡说八道还有隐私泄露。再通过技术手段把操作记录下来,控制好访问权限,再加上经常培训提升大家的风险意识,形成一个人机配合的安全闭环,让政务智能化转型稳稳地发展。

一、强化保密管理,筑牢安全防线

  1. 禁止涉密信息输入:可千万别把涉密文件、数据、科研成果这些东西上传到公有云AI工具里,不然核心信息被模型学去或者关联分析,那可就泄露了。要是涉及涉密的场景,就得用完全物理隔离的本地化部署系统,像金山WPS政务AI一体机、德塔精要智能体这些,保证数据只在内网里转圈圈。

  2. 数据脱敏预处理:那些非涉密但是有敏感字段的业务数据,比如统计报表、政策解读草案啥的,得用字段屏蔽、泛化替换这些技术把能识别的信息去掉,降低泄露风险。

二、严格工具准入,优选合规平台

  1. 国产化技术路线:最好用DeepSeek、通义千问这些通过国家认证的国产大模型,别用境外模型,不然数据跑出去可就麻烦了。有些单位都开始试点把政务OA系统和国产模型深度结合,让公文生成、排版、校对整个流程都合规。

  2. 私有化部署要求:关键业务系统就得用私有化部署方案,像德塔精要智能体那种全链路在内网运行的模式,绝对不能让数据传出去。模型还得结合单位以前的公文数据在本地训练,这样生成的内容才更符合政务表达规范。

三、规范使用流程,建立管控机制

  1. 人工复核与责任归属:AI生成的公文、政策解读这些东西,得有专人审核,重点看看数据准不准、政策术语规不规范、表述严不严谨,明确使用人得对最终内容负责。还得弄个双重校验机制,就像武汉市那样,智能分类和人工抽检一起上,保证跨部门文件协同一点错都没有。

  2. 场景限制与功能定位:AI就只能辅助干些基础工作,可不能让它替代涉密流程或者核心决策。比如说行政审批、司法裁决这些环节,可不能靠AI直接出结论;数据治理能用AI把格式弄标准了,但还得有人工再检查一下。

四、技术防御与审计追踪

  1. 安全网关与数据加密:得部署DLP防泄露系统、流量审计网关,实时拦住那些有敏感词的数据传输。珠海市用政务云+大模型架构,让文档处理从头到尾都加密,权限也分级管控。

  2. 操作日志全程留痕:把AI工具的使用时间、操作人员、输入输出内容都记下来,方便以后追查。浦东新区电子公文库通过智能检索日志分析,能快速找到潜在的风险点。

五、常态化培训与应急响应

  1. 分层培训体系:得经常开展AI伦理、工具操作、保密规程这些专项培训,就像新余市统计局那样组织政务AI应用专题授课,提高大家的实操能力和风险鉴别意识。还得弄个考核机制,把AI合规使用算到岗位责任评估里。

  2. 风险处置预案:得制定数据泄露、模型误判这些情况的应急流程,明确断网处理、影响评估、上报追责这些环节。湖北利川市通过模拟AI误传涉密文件演练,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。

总之呢,政务办公用AI工具得方方面面都注意,这样才能让政务智能化转型顺顺利利的,大家可得重视起来啊!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qianyan/140231.html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