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9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国产大模型工具安全使用规范解析
国产大模型工具(如Ollama、DeepSeek等)的广泛应用为技术落地提供了便利,但其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。以下是基于当前安全通报和国家标准的规范解析:
一、主要风险隐患分析
未授权访问风险
Ollama默认开放11434端口且无鉴权机制,攻击者可直接调用模型服务、删除模型文件或窃取数据
数据泄露与投毒
通过/api/show等接口可提取模型敏感信息(如License),训练数据可能被注入恶意内容干扰模型输出
DeepSeek等模型遭遇反射攻击、DDoS攻击及僵尸网络攻击,导致服务异常
漏洞利用风险
Ollama历史漏洞(CVE-2024-39720/39722等)可被用于数据投毒、参数窃取及组件删除
Ray框架的未授权命令执行漏洞(CVSS评分9.8)允许攻击者窃取训练数据或设置后门
二、安全加固核心措施
基础防护配置
限制监听范围:仅允许11434端口本地访问,验证端口状态
防火墙规则:阻断公网对11434端口的出入站流量,实施双向过滤
关闭危险接口:禁用push/delete/pull等高危操作接口,限制chat接口调用频率
认证与访问控制
启用API密钥管理,定期更换密钥并限制调用频率
部署IP白名单或零信任架构,仅授权可信设备访问
漏洞修复与更新
及时更新Ollama、Ray等工具至安全版本,修复已知漏洞
对模型进行版本管理和备份,定期安全检测
三、国家标准与合规要求
三项安全国标
《网络安全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》:规范模型完整性、数据加密、审计监测等要求
《数据安全规范》:明确训练数据采集、存储、使用的最小必要原则及分类分级管理
《标注安全规范》:要求数据标注平台具备安全防护机制,标注人员需通过背景审查
数据合规要点
遵循《数据安全法》第21条及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39条,建立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
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,建立数据血缘追踪体系
四、应急响应与持续维护
威胁监测与处置
部署流量预警和僵木蠕检测功能,快速识别并阻断攻击流量
建立漏洞响应机制,参考微软MSRC模式,激励安全社区提交漏洞
灾备与迭代优化
每日增量备份模型权重至异地存储,基于Ansible实现配置自动化回滚
通过API回流通道收集异常案例,持续优化模型安全性
五、用户注意事项
部署环境选择
金融、政务等高隐私场景优先采用私有化部署,低风险任务建议使用API模式
硬件选型需满足显存基线(如67B模型需≥100GB显存池)
日常操作规范
避免暴露Ollama端口至公网,定期更新工具版本
使用低精度模型(如q4_K_M)降低资源消耗,禁用不必要的功能模块
通过以上措施,可系统性降低国产大模型工具的使用风险,同时需结合动态安全策略应对技术迭代带来的新挑战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rongzhiaizhiku/82790.html
下一篇:没有了!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