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6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一、退费困境:课程质量与宣传不符,但退费受阻
虚假宣传与诱导消费
多数机构以“包退费”“7天无理由退款”为噱头吸引消费者,但实际操作中设置重重障碍。例如:
课程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(如将ChatGPT教程替换为DeepSeek内容、讲师资质造假等)15;
承诺“一对一指导”实为录播课,或要求额外付费进阶课程113;
退费时以“已观看课程”“超7天期限”为由拒绝退款,即使仅浏览几秒
退费纠纷案例
案例1:消费者花3980元购买AI课程,仅浏览2秒即申请退款,机构以“财务未上班”拖延处理
案例2:王锐AI直播带货课程宣传“30天试学不满意全退”,付款后却以“签署文件”为由拒绝退款
案例3:风变科技课程内容与直播宣传不符,消费者学6节课后申请退款遭拒
二、法律依据与维权途径
消费者权益保护法
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53条,经营者以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或未履行退费承诺,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费
若合同约定“未开课可退费”,但机构未明确告知退费时限(如课程延迟开课),消费者可主张权利
维权步骤
协商与投诉:优先与机构协商,保留宣传截图、支付凭证、沟通记录等证据;若失败,向消费者协会(如12315)或平台投诉
法律诉讼:若涉及金额较大且协商无果,可向法院起诉。例如,某消费者因AI课程质量差起诉机构,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追回部分费用
三、风险提示:警惕“AI焦虑”营销套路
课程质量参差不齐
部分课程内容为网络公开资料整合,无实质性教学价值15;
机构利用“技术焦虑”夸大收益(如“月入十万”“副业变现”),诱导消费者付费
维权成本高
多数消费者反映,退费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且成功率低47;
部分机构注册时间短、资质存疑,进一步增加维权难度
四、建议:如何降低风险?
理性选择课程
优先选择官方认证或口碑良好的平台,避免轻信“速成”“暴富”宣传314;
仔细阅读退费条款,确认“未开课/未观看”是否在退费范围内
保留证据
保存宣传文案、支付记录、课程内容截图等,作为维权依据
及时行动
发现问题后尽早申请退费,避免超过宣传承诺的期限
总结:AI课程退费可能性取决于合同约定与机构诚信,但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常处于弱势。建议优先通过协商或投诉解决,必要时借助法律手段维权,同时提高对“技术焦虑”营销的警惕性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rongzhiaizhiku/78133.html
上一篇:跨国企业AI多语言协作培训方案
下一篇:没有了!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