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9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农业农村AI政策解读报告
一、政策背景与战略定位
中央顶层设计
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”农业新质生产力”,明确将智慧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战略
农业农村部印发《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(2024-2028年)》,提出到2026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30%以上,2028年达32%以上
技术融合趋势
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农业全产业链,带来研发生产平台化、加工储运智能化、品牌销售精准化等5大新机遇
政策重点支持领域:智慧育种(如中国农科院-阿里巴巴智慧育种平台)、数字生产(中化MAP智农平台)、数字营销(淘天集团电商大模型)
二、核心政策方向
(一)技术应用深化
政策重点 具体措施 典型案例
智慧育种 建设国家级育种数据库,推广AI基因编辑技术 中国农科院-阿里巴巴服务全球23家科研机构
精准农业 部署高精度传感器网络,发展智能农机 托普云农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
数字营销 培育电商大模型,完善农产品溯源系统 淘天集团覆盖商家全链路运营
(二)产业升级路径
基础设施建设
推进”乡村大脑”建设,浙江已归集三农数据24亿条
发展智能灌溉系统,中化MAP平台服务250万农户,覆盖超1亿亩农田
产业生态培育
支持科技型龙头企业:托普云农2024年营收4.89亿元,构建病虫害监测预警等AI算法模型
建立专项补助机制:苏州对”AI+农业”大模型及落地项目配套奖补政策
三、重点支持领域
(一)关键技术突破
感知层技术
攻克高精度农业专用传感器,如土壤墒情分析设备
发展多模态传感器阵列,苏州大闸蟹养殖实现水-气-声-光全要素感知
决策系统开发
构建农业知识图谱:阿里巴巴”作物云”识别准确率达95%
开发专业大模型:捷佳润”土谛AI”提供从土壤分析到市场预测的全流程服务
(二)应用场景拓展
应用场景 技术方案 效益提升
智慧种植 卫星遥感+AI诊断 苏州稻麦管理人力节省10%,单产提高2%
智慧养殖 生物耳标+行为分析 实时监测生猪健康,异常预警准确率超90%
质量追溯 区块链+图像识别 阳澄湖大闸蟹实现全生命周期溯源
四、实施保障措施
资金支持体系
中央财政设立智慧农业专项资金,2024年中国智能农业市场规模达1050亿元
地方配套政策:苏州对市级认定的”人工智能+农业”大模型给予奖补
人才培养机制
推行”数字新农人”培训计划,2024年全国培训超50万人次
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:浙江大学徐旭初教授团队参与制定行业标准
试点示范工程
建设浙江智慧农业引领区,探索”部省联动”推进机制
开展AI+农业百项试点:涵盖智能温室、无人农场等23类场景
五、挑战与对策
现存问题
技术适配性不足:大国小农国情导致AI应用复杂度高
基础设施短板:部分地区农业物联网覆盖率不足40%
应对策略
分层推进策略:优先在规模化农场推广成熟技术,小农户采用轻量化解决方案
创新商业模式:推广”AI即服务”模式,降低中小农户使用门槛
六、未来发展趋势
技术融合创新
5G+AI实现农业远程控制,商汤科技开发AI2.0+农业大模型
生物技术与AI协同:发展基因编辑+机器学习的智能育种体系
产业生态重构
形成”云-边-端”协同架构:云端部署大模型,边缘计算处理实时数据,终端设备智能执行
构建农业元宇宙:苏州试点AR/VR嵌入式PPT展示3D农场模型
注: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文件、行业研究报告及典型案例,政策解读需结合地方实施细则动态调整。建议关注托普云农、大北农等上市公司在AI+农业领域的最新布局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shangye/83388.html
上一篇:分期付款AI培训方案费用
下一篇:养老院AI健康监测操作训练费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