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AI商业应用 >

如何用AI工具自动生成法律文书和合同条款

发布时间:2025-07-08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。要使用AI工具自动生成法律文书(如诉讼状、法律意见书)和合同条款(如租赁合同、劳动合同),需遵循工具选择→信息输入→生成调整的核心流程,并结合AI技术的特点(如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学习)实现高效产出。以下是具体步骤、工具推荐及注意事项:

一、选择合适的AI工具

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针对法律场景的AI工具,需根据需求类型(合同/诉讼文书)、专业程度(通用/定制)选择:

工具名称 功能特点 适用场景 参考来源

腾讯AI合同起草 由混元+DeepSeek大模型驱动,支持一键生成标准合同(如合租、劳动、买卖合同);可根据用户需求添加特定条款(如“不得擅自涨租”“押一付一”);配套AI查合同(风险识别)、AI管合同(关键信息检索)功能。 日常合同起草(如租房、入职)、中小企业合同管理

小码文书 分默认省心版(1-2句话简单输入,快速生成)和专业版(详细输入关键信息,精准度更高);覆盖法律文书(民事诉讼状、刑事诉讼状、证据卷宗)、合同文书(各类合同)等5大类场景。 个人/小团队快速生成法律文书、合同;对比不同模型的产出效果

Ai妙笔律图 支持自动生成民事诉讼状、刑事诉讼状、各类合同书、行政复议书等;提供标准模板下载,可直接修改使用。 诉讼文书起草、合同模板获取

盟算AI(律师工具)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(NLP)和机器学习,可生成合同、辩护词、法律意见书;支持个性化参数调整(如风格、字数)。 律师/法务的合同生成、辩护词撰写、法规研究

AI法律文章生成器 深度解析法律文献与案例,生成合规、专业的法律文件(如合同、起诉状、法律意见书);支持个性化定制(如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内容侧重点)。 法律咨询服务、协议起草、诉讼环节支撑(如起诉状撰写) 10

二、具体使用步骤(以“小码文书”和“腾讯AI合同起草”为例)

  1. 小码文书(法律文书/合同生成)

步骤1:选择文书类型:进入平台后,选择“法律文书”或“合同文书”分类(如“民事诉讼状”“房屋租赁合同”)。

步骤2:输入关键信息:

若选默认省心版:用1-2句话描述需求(如“写一份合租合同,租金3000元/月,租期1年,押一付一”);

若选专业版:需输入详细信息(如合同双方姓名、租赁地址、租金支付方式、违约责任等)。

步骤3:生成与调整:点击“立即生成”,等待1分钟左右获取文本;可选择“重新生成”(调整输入信息)、“复制”或“下载”。

参考来源:7*

  1. 腾讯AI合同起草(合同生成)

步骤1:输入基础需求:打开工具后,输入核心信息(如“合租合同”“租金2500元/月”“租期6个月”)。

步骤2:添加特定条款:若有个性化需求(如“允许转租”“退房时3天内退还押金”),可直接输入,AI会基于法律数据库补充合规条款。

步骤3:生成与审核:AI生成标准合同后,用户可自行修改调整(如补充双方身份证信息);如需风险检查,可使用“AI查合同”功能识别潜在风险(如“违约责任不明确”)。

参考来源:4*

三、AI生成法律文书的技术支撑

AI工具能高效生成法律文书,核心依赖以下技术:

自然语言处理(NLP):

文本解析:提取用户输入的关键信息(如“租金3000元/月”“租期1年”);

命名实体识别(NER):识别合同中的“甲方”“乙方”“租赁地址”等实体;

语义理解:理解法律条款的逻辑(如“违约责任”“争议解决方式”)。

参考来源:1 3 8*

机器学习(ML):

通过学习海量法律文本(如合同样本、法律法规、司法案例),训练模型生成符合规范的文本;

持续优化:根据用户反馈调整模型,提高生成内容的准确性。

参考来源:10 12*

模板管理:

内置标准法律模板库(如《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》《劳动合同法》相关条款),确保生成内容符合法律规定。

参考来源:1 4*

四、常见应用场景

AI工具可生成的法律文书/合同类型包括:

合同类:房屋租赁合同、劳动合同、买卖合同、服务合同、合伙协议等;

诉讼文书类:民事诉讼状、刑事诉讼状、答辩状、上诉状、证据清单等;

其他法律文书:法律意见书、行政复议书、投诉书、申请报告(如财产保全申请)等。

参考来源:4 7 9 12*

五、注意事项(避免踩坑)

AI生成内容需人工审核:

AI工具可生成标准模板,但复杂或个性化需求(如涉及大额交易、特殊行业的合同)需人工修改(如补充具体条款、调整表述);

重大法律事务(如诉讼、企业并购)需咨询专业律师,避免依赖AI导致风险。

参考来源:4 11 12*

注意数据隐私:

输入敏感信息(如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)时,需选择合规平台(如腾讯、阿里等大厂工具),避免数据泄露。

参考来源:12*

技术局限性:

AI模型依赖训练数据,若数据覆盖不全(如最新法律法规、冷门案例),可能生成不准确内容;

无法替代人类的逻辑判断(如复杂案件的法律分析),需结合人工智慧使用。

参考来源:11 12*

总结

AI工具能大幅提高法律文书/合同生成的效率(如将 hours 级任务缩短至 minutes 级),降低人工错误率(如遗漏关键条款),尤其适合日常简单法律场景(如租房、入职)。但需明确:AI是辅助工具,不是替代者,复杂或重大法律事务仍需专业律师介入。

随着AI技术的发展(如大模型的迭代、法律数据的完善),未来AI生成法律文书的精准度和灵活性将进一步提升,成为法律行业的重要助力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shangye/82298.html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