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7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一、课程与认证考试的关系
课程主体不包含认证考试
存在”培训+认证”组合模式
部分机构通过与认证方合作提供”课程+考试”套餐(如工信部AIGC工程师认证),但需注意:
认证费用通常单独收取(如工信部认证考试费由官方统一定价);
机构仅承担报考协助和考前辅导,考试仍由第三方认证机构组织
二、需重点警惕的营销陷阱
虚假”包通过”承诺
部分机构宣称”99%通过率”“学习即获认证”,实际证书仅为培训结业证明,非国家职业资格认证(如工信部证书明确标注”非上岗资格证明”)
混淆证书类型
将”数据标注员”等基础岗位培训包装成”AI训练师认证课程”,但两者职业含金量与薪资差距显著(后者要求更高且薪资10K起)
三、行业认证的真实路径
正规AI职业认证需通过以下独立渠道(非培训机构颁发):
国际认证:微软Azure AI工程师、谷歌TensorFlow开发者等,需官网注册考试810;
国内认证:工信部AIGC工程师技能评测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发展中心颁发58;
企业认证:华为/字节跳动等企业认证需通过其官方人才计划考核
四、学习建议
若目标为获取权威认证,请务必:
核实发证机构官网的考试要求(如微软AI-900认证需通过Pearson VUE考场考试10);
确认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官方授权考点资质(非”合作机构”等模糊表述)510;
警惕”学完保障入职大厂”等夸大宣传,企业认证均需通过独立招聘流程
提示:关于具体课程是否包含认证,请直接咨询机构确认协议条款,并查验其授权资质文件以规避风险。更多行业监管动态可参考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qianyan/81827.html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