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7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宣传手段
部分培训机构以“副业月入过万”“轻松实现财富自由”等话术吸引学员,例如展示虚构的学员高收入案例、承诺提供“接单资源”或“企业内推机会”24这些宣传常结合限时优惠、名额稀缺等营销策略,刺激消费者冲动消费
实际兑现情况
课程质量不符:学员反映课程内容多为网上公开的基础知识,缺乏实操指导,甚至存在替换旧课程内容、拼凑抄袭等问题
承诺未履行:所谓“副业资源”多为普通聊天群或招聘链接,无实质合作企业支持;部分机构在学员缴费后失联,拒绝退费
法律风险
此类宣传可能涉及虚假广告(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)或合同欺诈,例如虚构合作企业资质、夸大培训效果等1此外,部分机构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教材,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风险
消费者应对建议
保留宣传资料、合同及沟通记录作为维权证据3;
警惕“速成高薪”话术,核实机构资质及师资背景38;
优先选择可分期付款或支持退费的课程,避免一次性大额投入
需注意,上述情况为行业普遍现象,具体机构行为需以实际合同与证据为准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kuaixun/81881.html
下一篇:没有了!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