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9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关于制造业AI降本增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,结合当前行业实践和案例,总结如下:
一、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
AI技术场景化落地
聚焦智能质检、供应链优化、设备预测性维护等高频场景,例如基于AI视觉的缺陷检测系统可将准确率提升至99%以上17,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仿真优化
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,如为物流企业优化仓储路径规划,为制造企业开发智能排产系统
AI人才分层培养
设置AI认知、技能与应用场景课程,覆盖从基层操作到高级研发的培训需求
引入校企合作模式,例如绵阳智能制造基地与高校共建实训室,年培训能力达2000人次
二、实训基地的典型架构
硬件支撑层
配备国产化算力设施(如联想训推一体机)、工业机器人、VR/AR设备等,支持千亿级模型本地化部署
示例:海信冰箱VR焊接实训平台模拟火焰钎焊、超声波焊接等复杂工艺,培训效率提升40%
技术集成层
融合多模态AI大模型、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,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引擎
案例:元动科技数字孪生平台整合设备运行数据,实现故障回溯与预维护
三、标杆案例与实践成效
厦门智能时代AI应用基地
提供AI全链条服务,联合高校攻克技术难题,助力企业研发成本降低30%以上
联想-DeepSeek协同生态
通过开源模型降低AI开发门槛,结合液冷服务器等硬件,推动中小微工厂智能化改造,供应链成本下降20%
青岛高校AI产学研项目
山东科技大学团队开发AI布匹质检系统,检测速度提升1.5倍,覆盖即发集团等龙头企业
四、技术支撑与生态合作
关键技术工具
VR/AR实训:如海信焊接仿真实训平台,规避实操安全隐患6;
数字孪生平台: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
生态资源整合
政府主导(如南通市联合华为共建数字底座)7;
企业共建(如京东科技佛山AI实训基地引入产学研资源)
五、未来发展方向
普惠化与定制化结合
通过低代码平台降低中小企业AI应用门槛47;
开发行业级解决方案(如纺织业智能验布、汽车零部件智能锁付)
跨区域协同创新
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,推动技能认证跨行业互认
实训基地作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载体,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,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基础设施。更多案例可参考145等来源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kuaixun/83341.html
上一篇: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首选AI培训机构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