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8-28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🌐 一、政企AI实战落地的关键路径
近期多场峰会聚焦AI在企业场景的深度应用,核心围绕技术适配性与组织转型展开:
智能体工厂与行业专家系统:在ISC.AI 2025论坛中,360提出“企业智能体工厂(SEAF)”,通过模块化方案解决政企场景中“不能用、不好用、不放心”问题,例如AI浏览器、智能协作平台等产品矩阵,实现业务流程的乐高式重构。
数据资产激活与知识库建设:面对2028年公域高质量数据耗尽的预测,360推出“AI企业知识库”,连接内外部知识源转化为高质量燃料,赋能政务、教育、交通等领域,解决AI“断粮”危机。
组织文化与安全合规:政企落地面临流程重构阻力与合规压力。论坛提出分阶段推进策略:从办公普惠(人人用AI)到业务深度融合(AI即生产力),最终形成人机协同的智能工作流。
🏭 二、AI赋能中小企业的普惠化进程
中小企业受限于资源与技术能力,需低门槛、高适配的解决方案:
技术-政策-金融三位一体:上海“AI for SME论坛”发布全球普惠倡议,构建开源生态降低试错成本。例如,360推出纳米SaaS工具,实现“上午部署、下午提效”;思特奇提供0门槛智能体开发平台,覆盖90%企业需求场景。
营销与效率双驱动:融质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森在长三角企业家交流会上提出“AI驱动全员营销”模型,通过提示词工程实现“1人抵10人”的运营效率,为制造业、零售业提供即用策略。
🌍 三、全球视野下的AI产业融合与创新
国内外峰会凸显技术跨境合作与标准竞争:
东盟市场拓展:浪潮在吉隆坡峰会展示海岳大模型,覆盖制造、水务等行业,内置100余场景智能体,并强调通过本地化服务适配东南亚需求。
技术主权与标准制定:深圳通用人工智能大会(8月底)将聚焦具身智能,腾讯、华为等企业联合推动工业协作机器人等硬科技,同时协会提出主导国际标准制定,强化中国技术输出能力。
🎯 四、垂直行业中的AI应用深化
从档案管理到消费品营销,AI正重塑行业核心场景:
高校与档案智能化:内蒙古医科大学通过AI构建智慧校园治理体系;天津大学联合360开发档案智能体,实现自动分类与知识挖掘,提升历史数据利用率。
日用消费品创新:融质科技在台州供销大会上展示AI短视频直播与电商营销方案,推动供销融合生态构建,助力传统行业破局。
⚙️ 五、趋势与挑战:从技术探索到规模落地
2025年成为AI商业化的分水岭,但仍存关键瓶颈:
场景化深耕:杭州AI商业落地峰会指出,企业需求从“技术参数竞争”转向“价值创造闭环”,需在用户洞察、供应链等高频场景验证效能(如钉钉、帆软提出的轻量化部署策略)。
数据与算力瓶颈:公域数据枯竭倒逼私域数据激活,而算力成本仍制约中小企业。昆仑万维建议通过垂直领域SOTA技术红利破局,而非盲目追求算力规模。
💎 结语:企业AI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攻坚
当下峰会揭示的核心方向是:普惠化、垂直化、人机协同。政企需以知识库与智能体为双引擎,中小企业则依赖低代码工具与生态支持(如融质科技的营销模型)。未来,随着深圳通用人工智能大会(8月27日)、杭州智能体峰会(9月)的密集举办,具身智能、Agentic AI等方向或成新焦点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kuaixun/133702.html
上一篇:企业ai应用实操
下一篇:企业Ai应用创新工具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