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8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如何避免AI培训陷阱:识别虚假承诺的避坑指南
近年来,AI培训市场迅速扩张,但虚假宣传、退费难等问题频发,消费者需提高警惕。以下从多个维度提供避坑策略,结合真实案例与监管建议,助您理性选择课程。
一、警惕虚假宣传的常见套路
夸大收益承诺
商家常以“15天掌握核心技术”“月入过万”“包就业”等口号诱导消费,实际课程内容多为基础操作或公开资料拼凑,无法兑现承诺
案例:某“DeepSeek全能应用课程”宣称15天掌握核心技能,学员仅学到注册流程和公开提示词,接单任务报酬微薄且竞争激烈
虚构师资与课程质量
部分机构包装“专家”背景,如声称讲师有“直播带货盈利400万元”经历,但无法提供资质证明
课程内容粗制滥造,如某AI绘画课程售价5980元,实际教学仅为20分钟基础操作
低价引流+层层加价
通过“0元体验课”吸引用户后,诱导购买高价课程(如1980元进阶课),甚至捆绑销售工具或会员
应对策略:
对“高收益”“零门槛”承诺保持怀疑,优先选择大平台免费课程
核实宣传内容真实性,如通过第三方平台(如知乎、豆瓣)查询讲师履历
二、验证机构资质与课程信息
查证办学许可
合法机构需具备教育部门颁发的《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》或人社部相关职业资格认证
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查询企业背景,避免选择有负面新闻的机构
对比课程内容
要求提供详细课程大纲、师资介绍及教学方法,避免模糊描述(如“系统化培训”“实战经验”)
试听课程时重点关注实操环节,警惕仅展示PPT或重复公开信息的课程
参考学员评价
在社交媒体(如微博、小红书)或投诉平台(黑猫投诉、电诉宝)搜索机构名称,查看差评集中点(如退费难、内容不符)
三、合同与费用管理的关键要点
明确退款条款
签订合同时,需注明退款条件、时间节点及违约责任。警惕“课程一经交付概不退款”等霸王条款
案例:某课程标榜“7天无理由退款”,但每3天仅更新1节20分钟课程,超时即拒退
保留消费凭证
保存付款记录、宣传截图、客服沟通记录等,作为维权证据
避免贷款消费
警惕机构诱导使用“培训贷”,防止陷入“贷款交学费却未学到技能”的双重损失
四、维权途径与监管建议
快速响应投诉
遇到纠纷可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,也可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
若涉及虚假宣传,可依据《广告法》第二十八条(虚构使用效果)或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条(虚假宣传)维权
关注行业规范
2024年7月施行的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》明确禁止虚构交易数据、篡改用户评价等行为,消费者可据此举报违规机构
选择合规平台
优先考虑政府认证的培训机构(如人社部官网公布的正规名单)或头部企业合作课程
五、理性看待AI培训的本质
AI是工具,非“万能钥匙”:AI技术需结合行业知识才能变现,单纯学习工具操作难以实现高薪目标
免费资源充足:主流AI平台(如DeepSeek官方)提供免费教程,可先通过此类资源入门
总结:避坑核心清单
步骤 行动要点
识别虚假宣传 警惕“高收益”“包就业”话术,核实师资与课程内容真实性
验证机构资质 查询办学许可,参考学员评价,试听课程质量
审核合同条款 明确退款条件,避免霸王条款,拒绝“培训贷”
保留证据维权 保存沟通记录与付款凭证,通过12315或法律途径维权
通过以上策略,消费者可有效降低被割韭菜风险,理性选择真正有价值的AI培训课程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rongzhiaizhiku/81935.html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