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6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以下是针对企业内训AI课程退费政策的深度分析及行动指南,综合法律法规、行业案例及平台规则整理而成:
一、法律基础与格式条款效力
无效条款认定
合同中“不退不换”“概不退款”等条款若不合理免除机构责任、限制消费者权利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497条及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26条,属无效格式条款
案例参考:法院判决某骑行培训年卡“不退不换”条款无效,支持学员退还部分未使用费用
退费合法性依据
消费者因课程质量不符宣传(如内容虚假、师资不符)、服务未兑现(如承诺“一对一指导”变录播视频),或个人合理原因(岗位变动、健康问题)可主张退费
二、企业内训课程退费政策核心要素
根据行业实践及判例,退费政策通常包含以下规则:
退费条件 退费比例 扣除费用依据
开课前申请 全额或90%以上退款 仅扣除支付手续费
开课后1/3课时内 按剩余课时比例退款 可能扣除教材/平台使用费(需明示)
超过1/3课时 协商部分退款或不予退款 需证明已消耗教学资源成本
机构违约时 全额退款+赔偿 机构虚假宣传、师资不符等
注:具体比例以合同约定为准,但机构需提前明确告知成本构成
三、退费实操流程与证据准备
协商阶段
材料清单:合同原件、付款凭证、课程进度证明(如学习报表)、机构违约证据(如宣传VS实际课程对比)
沟通要点:援引合同条款,指出机构未履责部分(如承诺“企业定制课程”实为通用内容)
投诉与法律途径
若协商失败:
向消费者协会/工商部门投诉,主张“虚假宣传”或“服务质量不符”5;
申请仲裁或诉讼,需提供《课程效果评估报告》《沟通记录》等
胜诉关键:证明机构存在根本违约(如师资造假、课程缩水50%以上)
四、特殊场景处理
AI课程技术争议
若课程内容非针对企业需求(如用ChatGPT教程冒充DeepSeek实操),可主张“欺诈性销售”,要求退一赔三
团体采购退费
企业批量采购时,应在合同中明确:
未启用账号可全额退费;
部分账号使用后按实际消耗折算
五、风险防范建议
签约前核查
确认机构是否与DeepSeek等官方合作(官方声明:除指定渠道外均为假冒1);
要求书面承诺课程定制内容、师资背景及退费细则
证据固化
保存直播录屏、教师资质证明、机构承诺邮件等
💎 总结:企业内训退费需以合同条款+实际履约证据为核心,优先协商,必要时以司法判例(如10)主张权利。遇到“不退不换”条款时,立即援引《消法》第26条维权。
如需具体企业内训平台退费政策(如云学堂),可进一步提供机构名称调取详情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rongzhiaizhiku/80139.html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