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企业AIGC >

AI办公培训的课程退款政策

发布时间:2025-07-12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一、AI办公培训退款的核心依据

AI办公培训(如ChatGPT、Microsoft Office AI、DeepSeek等课程)的退款政策,本质由两部分决定:

合同约定:报名时签署的《课程服务协议》是退款的首要依据(需注意是否包含霸王条款,如“一经购买概不退费”“15天内不许退费”等,此类条款因违反《民法典》“公平原则”可主张无效);

法律规定: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《民法典》,消费者享有“自主选择权”和“公平交易权”,若机构虚假宣传、未提供约定服务或课程质量不符合要求,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。

二、常见退款条件(结合案例)

退款场景 案例说明 法律依据

课程未开课/未使用 学员报名后未开始任何课程(如17 提到“未看完课程”),可申请全额或扣除少量手续费退款。 《民法典》第566条(合同解除后,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)

课程质量问题 ① 内容与宣传不符(如12 提到“AI课程是网上内容复制”;6 提到“DeepSeek课程替换ChatGPT内容”);② 师资不符(如4 提到“假冒名师金钰”);③ 课程错误/无法使用(如6 提到“课程内容乱码”)。 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20条(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);第55条(欺诈可主张3倍赔偿)

学员自身原因 因时间、精力等无法继续学习(如15 提到“听不懂课程”),若合同未约定“不可退费”,可协商退还未学部分费用(如已学10%课时,退还90%费用)。 《民法典》第509条(当事人应遵循公平原则履行义务)

机构违约 机构未提供约定服务(如12 提到“找不到客服”“助教被踢群”;4 提到“未开收款发票”)。 《民法典》第577条(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、赔偿损失等责任)

三、典型退款流程(参考14 、11 、13 )

若符合退款条件,可按以下步骤操作:

第一步:确认政策

查看机构官网、APP或合同中的退款政策(重点关注:退款期限、所需材料、手续费比例),如11 提到“报名前需了解退款期限”。

第二步:准备材料

收集以下证据(关键,避免机构推诿):

课程购买凭证(付款截图、发票、收据);

合同/报名协议(若有,需标记“退款条款”);

课程学习记录(如已学课时截图、未学课时证明);

沟通记录(与客服/助教的聊天记录、电话录音,证明机构违约或课程问题)。

第三步:提交申请

线上:通过机构官网、APP或微信公众号提交退款申请表(需填写真实信息,如14 提到“认真填写材料避免审核不通过”);

线下:若机构有线下门店,携带材料前往办理(如13 提到“亲自前往机构提交申请”)。

第四步:跟进进度

提交后每日/每周联系机构(客服或财务部门),询问审核进度(如14 提到“联系财务部门确认进度”),避免“审核中”无限拖延。

第五步:确认到账

审核通过后,确认退款金额(如扣除已学课时费、手续费),等待到账(需验证银行卡账号和金额是否正确,如14 提到“及时验证”)。

四、退费难的常见障碍及应对

障碍类型 具体表现 应对措施

虚假宣传 机构宣称“包教包会”“月入过万”“与企业合作”(如6 提到“DeepSeek课程宣传‘月入十万’”;4 提到“假冒名师”)。 收集宣传资料(直播间截图、广告文案),向12315消费者协会投诉(如15 提到“12315投诉”);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(如12 提到“市场监管部门不会坐视不理”)。

霸王条款 合同中约定“一经购买概不退费”“试听20节不许退费”(如17 提到“霸王条款”)。 根据《民法典》第497条(格式条款无效情形),向法院起诉(如17 提到“起诉机构”),主张条款无效。

推诿拖延 机构以“客服不在”“需要领导审批”“系统故障”为由拖延(如4 提到“多次拒绝退款”)。 通过第三方平台(如消费保、黑猫投诉)投诉(如4 提到“消费保平台处理”);或联合其他学员集体维权(如4 提到“集合受害者报警”)。

套路收费 除课程费外,额外收取“算力费”“会员费”“社群费”(如12 提到“算力单元费1万元以上”;“会员费套路”)。 收集额外收费证据(付款截图、聊天记录),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(如12 提到“市场监管部门查处”)。

五、维权途径总结

若遇到退费难,可按以下优先级选择维权方式:

协商沟通:首先与机构负责人(而非客服)协商,说明退款理由(如课程质量问题),争取达成一致(如15 提到“与机构协商”);

投诉举报:

消费者协会:拨打12315或通过“全国12315平台”投诉;

市场监管部门:向机构所在地的市场监管局举报(可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查询机构信息);

第三方平台:若通过电商平台(如抖音、淘宝)购买,可向平台投诉(如4 提到“消费保平台”);

法律诉讼:若协商、投诉无果,可向被告住所地法院(机构注册地)提起诉讼,要求退还费用(如17 提到“起诉机构”;7 提到“诉讼解决”)。需准备好合同、付款凭证、沟通记录等证据;

联合维权:若有多个学员遭遇同样问题,可通过微信群、贴吧集合,联合报警(如4 提到“集合受害者报警”)或起诉,提高维权成功率。

六、注意事项

签订合同前:仔细阅读退款政策,避免签订包含霸王条款的合同(如11 、13 提到“报名前咨询退费政策”);

保留证据:购买课程后,保存好付款凭证、合同、聊天记录、课程截图等,以便后续维权(如10 、14 提到“收集材料”);

理性维权:避免采取过激行为(如上门闹事),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(如15 提到“合理维权”)。

总结

AI办公培训的退款政策并非“一概不退”,关键是保留证据、明确自身权益。若遇到退费难,可通过协商、投诉、起诉等方式维权,法律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建议在报名前仔细核查机构资质(如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查询)、查看学员评价(如知乎、小红书),避免陷入“割韭菜”陷阱(如12 提到的“AI课程割韭菜”)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qiyeaigc/87740.html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