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10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有培训机构在宣传中承诺“包就业”或“推荐就业”,声称学员结业后可顺利入职,并以高薪为卖点(如月入2万元以上)2然而,部分学员反馈实际培训质量与宣传不符,例如仅提供题库和简历包装,未真正掌握核心技能,且“包就业”承诺落空
维权困难:部分学员在遇到退费纠纷时,因合同条款模糊或机构推诿,难以追回费用
一些机构会提供就业指导服务(如简历优化、面试培训、企业推荐),但通常不等同于“就业合同”。例如:
青海地区的高端AI培训班可能因课程质量较高,学员薪资水平平均提升30%以上,但学费与就业保障的关联性需学员自行评估
济南某物联网嵌入式(人工智能)培训班明确提供“一站式就业服务”,包括企业推荐和面试指导,但未提及签订就业合同
知名机构(如达内教育)通常强调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对接,并提供实战项目和就业支持,但学费较高(约1万-3万元),且就业服务多以“推荐”而非“合同”形式呈现
高校开设的AI通识课程或校企合作项目(如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)更注重学科融合和实践能力培养,但就业保障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实现,而非直接签订合同
核查机构资质:选择有认证、师资力量强的机构,避免低价陷阱(如低于1万元的低价课程可能质量不足)
明确合同条款:若机构承诺就业服务,需在合同中详细约定就业标准(如薪资水平、岗位匹配度)、违约责任等,避免模糊表述
关注实践内容:优先选择包含真实项目实践、企业工位实训的课程(如济南某5人精品班),以提升实际能力
总结
人工智能办公课程的费用通常不含法律意义上的就业合同,但部分机构可能以“推荐就业”或“就业指导”作为增值服务。学员需理性评估机构承诺的真实性,重点关注课程质量、师资水平及实际就业案例,而非单纯依赖宣传话术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qiyeaigc/84172.html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