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企业AIGC >

如何辨别PS和AI培训班的广告陷阱

发布时间:2025-07-08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🔍 一、识破虚假宣传的常见套路

承诺“速成高薪”需警惕

广告中声称“零基础15天精通”“学完月入过万”等话术违背学习规律11实际技能需长期积累,短期培训难以达到专业水平。

验证方法:对比行业平均薪资和技能要求(如招聘平台数据),警惕脱离实际的收入承诺

“免费试听”转高价课

机构以免费课吸引用户,后续推销“必备资源包”或升级课程(如AI素材库收费2800元)

应对策略:坚持全程试听后再决策,拒绝强制捆绑消费

虚构名师与成功案例

伪造讲师资质(如“直播带货盈利400万”无证明)或盗用他人案例(如清华大学免费报告被标价出售)

核实途径:要求查看讲师作品集、行业认证;搜索公开信息验证案例真实性

⚖️ 二、合同与服务的陷阱规避

模糊条款与退款难

合同中隐藏“概不退款”或设置退款门槛(如超7天不退)

防范要点:签订前明确退款条件、违约金比例;保留宣传承诺的证据(如截图、录音)

包就业承诺多虚假

声称“推荐高薪兼职”,实际提供虚假接单链接或低门槛任务(报酬微薄)

验证方式:要求机构提供往期学员就业证明,并向合作企业核实

🛡️ 三、课程质量的鉴别方法

内容掺水严重

所谓“AI教学”实为模板套用(如教老年人用短视频模板),与前沿技术无关

应对技巧:索取详细课程大纲,对比官方认证课程(如Adobe或DeepSeek官网教程)

师资力量存疑

讲师缺乏行业经验或资质造假

核查建议:查询讲师LinkedIn/行业履历;优先选高校或企业合作的机构

🚨 四、高风险群体特别提示

老年人:易被“技术神话”话术诱导,陷入维权困境子女需协助核查机构资质,避免大额预付。

年轻人:警惕“AI焦虑”营销(如“不会AI=文盲”),优先选择免费资源试学

✅ 五、维权与替代方案

遭遇欺诈立即行动

收集合同、付款凭证、宣传资料,向消协(12315)、黑猫投诉平台举报112;

涉诈骗报案(如机构失联)

理性学习路径推荐

免费资源:利用Adobe官方教程、DeepSeek开源文档12;

低成本学习:选择知乎/哔哩哔哩优质UP主课程,参与实战项目积累经验

💎 总结:选择培训班前坚持“三查”——查资质(营业执照)、查口碑(学员评价)、查内容(试听对比)。技术提升无捷径,警惕“低投入高回报”话术131若需进一步维权指导,可参考及各地消协渠道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qiyeaigc/82209.html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