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企业AIGC >

警惕!AI办公软件聊天面试暗藏陷阱,这些套路你必须知道

发布时间:2025-05-12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“上周通过某AI办公软件和‘HR’聊了半小时,对方说岗位急招,今天突然让我交500元‘背景调查费’,这是骗局吗?”最近,求职者小林在社交平台的求助帖引发热议。随着AI技术与办公场景深度融合,AI办公软件聊天面试逐渐成为企业招聘新形式,但部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渠道,利用技术伪装、信息差编织“求职陷阱”。本文将拆解此类骗局的常见套路,并给出针对性防范建议,帮你守住求职安全线。

一、AI技术“伪装术”:从文字到视频的骗局升级

传统求职骗局多依赖文字诈骗,而AI技术的介入让骗局更具迷惑性。“AI换脸视频面试”是近期高发的新型套路——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企业HR的照片或视频,利用AI换脸技术生成“高仿”面试视频,再通过AI办公软件与求职者发起聊天。面试过程中,“HR”会用预设好的AI语音回复问题,甚至能根据求职者回答调整话术,营造“真实面试”的假象。

例如,某求职者曾向媒体反映,他通过某AI协作软件与“某知名互联网公司HR”进行视频面试,对方不仅准确叫出他的姓名、毕业院校,还能针对他的项目经历提问。直到对方以“入职需缴纳工牌工本费”为由要求转账时,他才意识到异常——后续核实发现,该公司从未通过该软件发布过招聘信息,所谓的“HR视频”实为AI合成。

二、“虚假岗位引流”:用“高薪资”套取个人信息

除了直接索要钱财,利用AI办公软件聊天面试套取个人信息也是常见骗局。骗子会在招聘平台发布“高薪急招”“无需经验”的岗位,吸引求职者主动添加AI办公软件好友。聊天中,“HR”会以“完善简历”“背景调查”为由,要求求职者提供身份证号、银行卡信息、人脸识别照片等敏感数据。更隐蔽的是,部分骗子会诱导求职者下载“企业内部管理软件”,实则是恶意程序,一旦安装,手机通讯录、聊天记录等信息会被窃取。

某 cybersecurity 机构统计显示,2023年上半年,因AI办公软件面试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同比增长37%,其中60%的受害者是应届毕业生和职场新人。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网贷诈骗、身份冒用等二次犯罪,危害远超直接经济损失。

三、“付费培训”陷阱:以“入职要求”之名行诈骗之实

另一种典型套路是“先培训后上岗”的付费骗局。骗子通过AI办公软件与求职者聊天时,会强调岗位“技术要求高”“需持证上岗”,但公司可提供“内部培训”,费用需由求职者先行垫付,承诺入职后从工资中扣除。部分骗子还会伪造“企业与培训机构合作协议”,甚至让“培训导师”加入聊天群,用AI生成的“学员成功案例”增强可信度。

此前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,犯罪团伙利用AI办公软件伪装成“电商运营公司”,以“淘宝客服”“直播助理”等岗位为诱饵,要求求职者缴纳2980元“岗前培训费”。当受害者发现“培训内容”全为网络免费课程、所谓“入职机会”子虚乌有时,骗子已解散聊天群并注销账号。

四、三招识破AI办公软件聊天面试骗局

面对技术升级的求职骗局,求职者需提高警惕,牢记“核实、拒绝、留存”三原则:

  1. 核实企业真实性: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、企业官网等渠道核对招聘信息,确认AI办公软件中的“HR”是否使用企业认证账号(部分平台支持企业蓝V标识)。
  2. 拒绝任何形式的付费要求:正规企业不会以“工牌费”“培训费”“背景调查费”等名义要求求职者转账,更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。
  3. 留存聊天证据:在AI办公软件中保留面试聊天记录、对方账号信息,一旦发现异常,立即向平台举报并报警。

    AI办公软件本是提升招聘效率的工具,却被不法分子利用成行骗“温床”。对求职者而言,保持理性判断、守住信息与资金安全底线,才是应对一切求职骗局的核心。记住:真正的好岗位不会急着“收割”求职者,更不会用套路代替诚意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qiyeaigc/7499.html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