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6-03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一、合同常见陷阱条款解读 模糊的退费条款 问题:合同中常将退费条件表述为“视情况退费”“扣除手续费后退还剩余课时费”,但未明确具体标准和时限。 案例:部分机构以“不可抗力”“系统故障”为由拖延退费,或设置高额违约金。 口头承诺与合同不符 问题:销售口头承诺“包就业”“高薪变现”,但合同中仅模糊提及“提供就业指导”或完全未体现。 格式合同隐藏不利条款 问题:培训机构单方拟定的合同中可能包含“最终解释权归机构所有”“课程内容可能调整”等条款,学员被动接受。 培训效果无量化标准 问题:合同未明确课程质量验收标准(如AI工具操作熟练度、作品产出要求),导致维权困难。 捆绑贷款或分期支付 问题:部分合同要求学员通过指定借贷平台支付学费,甚至将“贷款协议”作为合同附件,可能引发债务风险。 二、避坑技巧与应对策略 核查资质与口碑 确认机构是否具备《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》或教育部门备案,优先选择工信部、人社部等官方认证的课程。 通过裁判文书网、黑猫投诉等平台查询机构涉诉记录。 细化合同关键条款 明确退费规则:要求写入“未开课全额退款”“按剩余课时比例退费”等具体条款。 量化培训效果:如承诺“掌握种AI绘图工具”“产出份达标作品”。 警惕分期付款与贷款协议 拒绝签署含贷款条款的合同,优先选择单次付费或个月内短期课程。 若需分期,确保分期方为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,而非第三方网贷平台。 留存证据,主动维权 保存宣传材料、沟通记录、付款凭证,要求开具发票并加盖公章。 遇纠纷可向、消协投诉,或直接起诉(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条)。 三、高风险条款示例(需重点审核) “机构有权调整课程内容” → 需限定调整范围,如“仅限技术更新类内容”。 “未达就业承诺不退款” → 应补充“若未推荐符合薪资承诺的岗位,退还30%费用”。 “最终解释权归甲方” → 属无效条款,可要求删除。 建议签署前咨询法律人士,或参考人社部发布的《职业技能培训合同示范文本》。若遇“阴阳合同”“霸王条款”,可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qiyeaigc/37462.html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