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AI商业应用 >

AI培训班如何避免“高价班”和“低价陷阱”

发布时间:2025-07-10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AI培训班如何避免“高价班”和“低价陷阱”

随着AI技术的普及,各类AI培训班(如DeepSeek应用、AI剪辑、AI自媒体变现等)层出不穷,但市场上存在大量“低价引流+高价割韭菜”和“高价承诺+低质量内容”的陷阱。消费者需通过理性判断、全面验证、留存证据三大核心策略,规避风险。

一、避免“低价陷阱”:警惕“低门槛+高诱导”的连环套

低价课程往往是“割韭菜”的第一步,需重点防范以下套路:

  1. 拒绝“0元体验+高阶诱导”的连环坑

部分机构以“0元试听课”“9.9元入门”为噱头吸引用户,随后在课程中夸大“高阶课”的价值(如“1980元学完就能接单”“365元掌握高级操作”),诱导用户升级付费。例如:

6 提到某知识付费大V用0元引流课讲常识,再诱导用户购买365元的“高级操作课程”,实际内容夸大其词,毫无价值。

应对方法:

报名前明确课程的完整体系(是否有后续收费);

拒绝“循序渐进”的诱导(如“先学入门,再学高阶才能赚钱”)。

  1. 核实低价课程的“内容真实性”

低价课程常存在抄袭、虚假、错误等问题,例如:

7 提到某店家以9.8元兜售《DeepSeek:从入门到精通》报告,实则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团队免费发布的;

10 提到29.9元的“DeepSeek官方内部教程”内容错误百出,所谓“内部交流群”根本没有开发人员。

应对方法:

通过官方渠道(如DeepSeek官网、清华大学公众号)核实课程内容来源;

先看免费试听课或用户评价,判断内容质量。

  1. 不相信“低投入高回报”的虚假宣传

低价课程常打着“低投入、高回报”“副业赚钱”“快速变现”的旗号,实则无法兑现。例如:

3 提到某用户花4500元学AI剪辑,结果连AI工具都没看到;

10 提到300多元的“DeepSeek自媒体变现秘籍”,实际内容只是教用DeepSeek生成普通文案,无法实现“月入十万”的承诺。

应对方法:

理性看待“赚钱”承诺(AI副业需要结合具体行业经验,而非“一键生成”);

拒绝“轻松赚钱”“躺赚”的诱惑。

二、避免“高价陷阱”:拒绝“高承诺+低质量”的骗局

高价班往往以“高薪就业”“核心技术”为卖点,但实际内容空洞,需重点核查以下几点:

  1. 核实“高薪承诺”“包就业”的真实性

部分高价班宣称“学完月入过万”“包推荐到大型科技企业”,但无法提供具体证据。例如:

11 提到广州某科技公司收12800元培训,承诺“每单600-1000元”,但培训后没有派单;

10 提到某机构宣称与大型企业合作,收5000多元学费,实际课程是“水课”,企业并未合作。

应对方法:

要求机构提供书面合同,明确“高薪”“包就业”的具体条款(如派单数量、收入保障、合作企业名称);

通过企业官网或招聘平台核实合作真实性(如10 提到某机构注册时间短,与“老牌名校”宣传不符)。

  1. 检查高价班的“课程内容深度”

高价班常将“皮毛内容”包装成“核心技术”,例如:

12 提到某高价AI课程讲的是“注册ChatGPT账号”“用ChatGPT写短视频脚本”,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(微积分、概率论)或实践项目;

10 提到1200多元的“DeepSeek高级应用特训班”,内容是官方发的公开教程,没有自己的技术讲解。

应对方法:

询问课程大纲(是否包含核心技术,如深度学习、算法优化;是否有实践项目,如AI模型训练、数据分析);

查看讲师资质(是否有科技公司从业经验、学术背景,如吴恩达等AI大牛不会教“速成”课程)。

  1. 警惕“速成”宣传

高价班常宣称“15天掌握核心技术”“三周从小白变大神”,但AI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。例如:

11 提到“三个月学会商业级作品”的承诺,实际培训后无法独立完成作品;

12 提到某网红博主宣称“三周从AI小白变成大神”,实际课程内容太“水”,不如免费视频。

应对方法:

理性看待AI学习(真正的AI人才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长期实践);

拒绝“速成”的神话。

三、通用规避技巧:全方位验证,降低风险

无论选择低价还是高价课程,都需做好以下几点:

  1. 检索机构背景

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“天眼查”等平台,检索培训机构的:

注册时间(如10 提到某机构注册时间为今年1月,与“老牌名校”宣传不符);

经营范围(是否涉及AI培训);

有无失信记录(如被执行人信息、行政处罚)。

  1. 查看真实评价

多浏览社交平台(如知乎、小红书)、电商平台(如淘宝、京东)的课程评价,关注:

学员的真实反馈(如“内容空洞”“实用性差”“承诺不兑现”);

评价的真实性(是否有刷好评的痕迹)。

  1. 小额试探

在确定课程质量前,先购买低价试听课或小额课程(如8 提到的“小额试探”),判断内容是否符合预期,避免一次性花大价钱买高价课。

  1. 留存证据

保存与课程相关的所有证据,包括:

宣传资料(广告截图、课程介绍);

聊天记录(与客服的沟通记录,如“月入过万”的承诺);

付款记录(支付宝、微信转账记录);

合同、发票(要求机构开具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)。

  1. 主动维权

如果遇到权益损害(如内容不符、无法退款、承诺不兑现),及时采取以下措施:

与机构协商退款(明确表达立场,要求退款);

向授课平台投诉(如抖音、微信小程序);

拨打12315或通过“全国12315平台”投诉;

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;

向法院提起诉讼(如13 提到的律师建议)。

总结

避免AI培训班的“高价班”和“低价陷阱”,关键是理性判断(不相信“速成”“高回报”的神话)、全面验证(检索机构背景、查看评价、核实内容)、留存证据(以便维权)。

建议:优先选择正规机构(如高校合作、大型科技企业的培训,如DeepSeek官方教程、清华大学的免费报告)或免费资源(如社交媒体上的免费视频教程),更能避免被“割韭菜”。

AI学习需要扎实的基础和长期实践,切勿被“风口”“焦虑”冲昏头脑!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shangye/85689.html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