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AI快讯 >

医疗行业AI病历生成系统操作培训

发布时间:2025-07-09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。# 医疗行业AI病历生成系统操作培训指南

一、系统概述与核心价值

  1. 系统定义

AI病历生成系统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(NLP)、大模型技术和医疗知识图谱,通过采集医患对话、患者症状等多模态数据,自动生成符合《电子病历书写基本规范》的结构化病历的智能工具。其核心是“从对话到病历的自动化转换”,替代传统手动录入,提升效率与规范性

  1. 核心价值

医生减负:大幅缩短病历书写时间(如北京友谊医院提升80%、上海一医院效率提升30倍)78;

病历规范:通过大模型与知识图谱约束,减少漏项、错项(如中山医院“有爱小山-病历助手”生成内容与临床匹配度高)10;

患者体验:增加医患沟通时间(如北京友谊医院单个患者问诊时间节省40%),减少患者重复陈述

二、核心功能模块培训

AI病历生成系统的核心功能围绕“信息采集-处理-生成-优化”闭环设计,主要包括以下模块:

功能模块 说明 技术支撑

语音转录与角色分离 自动捕捉医患对话,区分医生、患者、陪诊者角色 多指向麦克风阵列、噪音抑制/回声消除、声纹识别、大模型语义理解

关键信息提取 从对话中抓取现病史、既往史、过敏史、症状特征等核心医疗信息 医疗知识图谱、大模型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

文档自动生成 将提取的信息结构化,生成符合规范的病历(如门诊记录、住院小结、手术记录) 《电子病历书写基本规范》模板、大模型文本生成

个性化学习 学习医生的书写风格与习惯,优化后续生成内容 增量训练、用户行为记录

多场景适配 支持门诊、远程医疗、住院、急诊等不同场景的病历生成 场景化prompt设计、多模态数据融合(如中医“望闻问切”数据)

三、操作流程分步讲解

以门诊场景为例,操作流程分为院外预问诊、院内采集、自动生成、医生审核四步,覆盖患者从挂号到就诊的全流程:

  1. 院外预问诊操作(患者端)

入口:患者通过医院公众号/小程序预约挂号后,系统自动推送AI预问诊小程序(如浙大邵逸夫医院的“AI医生助理”)616;

操作:患者扫码进入,通过多轮语音对话回答系统提问(如“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?”“症状持续了多久?”),系统同步采集患者历史诊疗记录(如吕先生上传过往病历,节约诊治时间)16;

输出:系统生成预问诊病历(包含主诉、现病史、既往史等),同步到医生端工作站

  1. 院内问诊采集(诊室端)

设备准备:诊室配备多指向麦克风阵列(如北京友谊医院的语音采集设备),调整位置指向医患对话方向715;

采集过程:医患对话时,系统实时进行语音识别(抑制背景噪音、消除回声)、角色分离(区分医生与患者声音),并提取关键信息(如“患者主诉咳嗽3天,伴发热”)

  1. 病历自动生成(系统端)

生成逻辑:系统将采集的信息与医疗知识图谱、临床指南结合,按照《电子病历书写基本规范》生成结构化病历(如门诊记录应包含“主诉、现病史、体格检查、诊断意见”等 sections)710;

效率:生成时间短(如广安门医院“广医岐智”大模型2-3秒生成中医病历,上海一医院入院记录从5-10分钟缩短到15-20秒)

  1. 医生审核与优化(医生端)

查看方式:医生通过手机APP或医院工作站查看系统生成的病历(如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可提前通过手机了解患者预问诊信息)67;

审核操作:医生对病历内容进行核对与修改(如调整语言风格、补充遗漏信息),系统记录修改痕迹,用于后续个性化学习(如中山医院医生使用“有爱小山-病历助手”,只需修改少量内容即可完成病历)1012;

输出:审核后的病历同步到医院电子病历系统(EMR),完成最终归档

四、关键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

  1. 语音采集技巧

环境优化:保持诊室相对安静,减少家属围观或其他医生干扰(如北京友谊医院针对多医生坐诊场景,采用定制化麦克风方案)15;

设备使用:麦克风应放置在医患中间,距离约50-80cm,避免遮挡(如调整麦克风角度,指向患者口腔方向)

  1. 对话引导技巧

规范患者表达:医生可提示患者说清楚“症状+时间+诱因+伴随症状”(如“您咳嗽是从哪天开始的?有没有发烧?”),减少模糊表述15;

处理陪诊信息:若有家属陪同,医生可引导家属补充患者病史(如“患者之前有没有高血压?”),系统会自动识别家属声音并提取信息

  1. 医生审核要点

关键信息核对:重点检查过敏史、既往史、诊断意见等核心内容是否准确(如确认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)7;

风格调整: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修改病历表述(如将“患者诉”改为“患者主述”),系统会学习这些调整,后续生成更符合医生风格的内容

  1. 数据安全注意事项

隐私保护:系统采集的患者数据均需脱敏处理(如隐藏姓名、身份证号),遵循《医疗数据安全管理规范》11;

系统对接:无需改造医院现有EMR系统,只需通过API接口接入(如北京友谊医院的系统无需修改任何信息化系统)
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

常见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

语音采集不准确 诊室噪音大、麦克风位置不当 使用噪音抑制技术、调整麦克风指向;提醒患者提高说话音量

生成内容不符合规范 患者表达模糊、系统知识图谱覆盖不全 医生引导患者规范表达;定期更新系统知识图谱(如添加最新临床指南)

病历风格与医生不符 系统未学习医生习惯 医生多次修改病历,系统通过增量训练优化生成内容

陪诊人员信息干扰 系统未正确分离角色 使用声纹识别技术,区分患者与陪诊者声音;医生提示陪诊者在需要时补充信息

六、临床案例演示

通过真实医院案例展示系统操作效果,增强培训说服力:

  1. 北京友谊医院(内分泌科、消化内科)

操作场景:门诊医患对话采集;

效果:病历录入效率提升80%,单个患者问诊时间节省40%,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

  1.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(入院记录)

操作场景:医生通过关键信息输入+语音采集生成入院记录;

效果:生成时间从5-10分钟缩短到15-20秒,效率提升30倍

  1. 中山医院(呼吸科)

操作场景:医生使用“有爱小山-病历助手”生成门诊病历;

效果:病历书写时间从20分钟缩短到5分钟,生成内容与临床匹配度高

  1. 广安门医院(中医门诊)

操作场景:采集“望闻问切”四诊数据(如舌诊、脉象);

效果:2-3秒生成中医病历,提供辨证思路、方剂推荐、用药禁忌等建议

七、培训总结与考核

  1. 总结

系统操作核心:“患者预问诊-诊室采集-自动生成-医生审核”闭环;

关键技巧:语音采集优化、对话引导、医生审核;

价值:提升效率、规范病历、改善体验。

  1. 考核

模拟操作:设置模拟诊室环境,让医生练习使用系统生成病历(如模拟患者主诉“咳嗽3天,伴发热”,医生引导患者补充信息,系统生成病历,医生审核修改);

理论测试:考核系统功能、操作流程、注意事项等内容(如“语音采集的关键技巧有哪些?”“医生审核的要点是什么?”);

反馈收集:通过问卷了解医生在操作中的问题(如“系统生成的病历是否符合你的风格?”“有没有遇到语音采集不准确的情况?”),优化后续培训内容。

备注:本培训指南基于2023-2025年国内医院真实落地案例(如北京友谊医院、上海一医院、中山医院等),所有数据与流程均来自公开报道,确保真实性与可操作性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kuaixun/83271.html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