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AI快讯 >

如何用AI优化农药配比精准农业的数字化实践

发布时间:2025-07-08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
环境数据分析:物联网传感器网络采集土壤温湿度、光照强度等参数,AI算法预测病虫害爆发风险,提前制定防治策略

精准靶向定位技术

利用GIS和GPS定位技术生成农田“处方图”,结合AI模型标记高病虫害风险区域,为精准施药提供空间依据

二、AI优化农药配方与用量

农药研发创新

分子设计优化:AI算法(如机器学习)筛选高效低毒化合物,利民股份通过AI平台将农药研发周期从10年缩短至5年,并降低毒性残留

生物农药开发:基于RNA干扰技术的生物农药,通过AI快速筛选靶标基因,减少非目标生物损害

动态配比决策系统

整合历史种植数据、气象信息与实时监测结果,AI模型动态生成农药类型、浓度及时机的最优方案,减少用量20%-30%

案例:河北某小麦田AI灌溉与施药系统实现亩产提升15%,农药用量降20%

三、智能装备实现精准施用

变量喷洒技术(VRT)

智能农机装备根据AI处方图自动调节喷药量,针对不同区域差异化施药,减少药剂漂移和浪费

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,实现厘米级定位喷洒,效率提升5倍且覆盖均匀

闭环控制系统

智能灌溉联动:土壤湿度传感器触发AI决策,同步调节水肥药比例(如智农平台),避免过度施用

区块链溯源管理:记录农药使用数据,确保合规性并提升消费者信任度

四、风险控制与可持续发展

农药残留监控

传感器网络实时检测作物/土壤残留,结合大数据评估环境风险,动态优化后续施药计划

抗性管理机制

AI分析田间抗药性数据,推荐农药轮换策略(如交替使用化学/生物农药),延缓抗性发展

五、典型案例与未来方向

应用主体 技术方案 成效

利民股份 AI分子设计+RNA生物农药 绿色农药毒性降低50%,土壤污染风险下降

德彦智创平台 数据平台整合靶标数据库 化合物筛选效率提升80%

小型农户 InsCodeAIIDE编写智能温控脚本 实现自动化施药,成本降低40%

未来趋势:

个性化农业方案(每地块定制AI种植模型)

农业机器人集群作业(全流程无人化农场)

实践需突破瓶颈:

① 加强农户数字技能培训;② 推广低成本传感器;③ 建立区域性数据共享平台

说明:以上方案综合了田间感知、算法决策、智能执行的三层技术架构,通过减少农药滥用实现“增产-降本-环保”三重目标。完整技术细节及政策建议可参考原文链接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kuaixun/82546.html
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