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07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政府单位在开展AI培训过程中保障数据安全需采取多层次、多维度的综合措施,结合技术防护、管理机制和人员意识提升,具体策略如下:
一、技术防护体系
数据加密与脱敏
在培训中使用的敏感数据需全程加密存储与传输,采用SSL/TLS协议或虚拟专用网络(VPN)保障通道安全1对于非必要展示的隐私信息(如个人身份数据),需进行脱敏处理,仅保留核心学习特征
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
建立严格的权限分级机制,通过访问控制列表(ACL)或零信任架构(ZTA)确保仅授权人员可访问特定数据,并动态验证用户身份5例如,坪山区政务数据局通过设置多级权限实现数据全链条保护
安全传输与备份恢复
培训平台需采用加密协议传输数据,并定期备份至安全存储空间,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1同时制定灾难恢复计划,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恢复系统运行
二、管理机制建设
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
从数据采集到销毁的每个环节均需制定规范,例如分类分级存储(区分机密、内部、公开等级别),高风险数据采取更严格的保护措施6同时记录完整的审计日志,追踪访问记录与操作行为
第三方合作安全管理
若涉及外部技术服务商,需评估其安全资质并签订数据保密协议,明确责任边界与违规追责条款
三、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
安全操作规范培训
针对参训人员开展专项课程,涵盖数据泄露案例解析、钓鱼攻击识别、敏感数据处理规范等内容5例如,通过模拟攻击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
技术团队能力强化
定期组织AI系统运维人员学习最新安全技术(如联邦学习、隐私计算),及时修补系统漏洞并更新防护策略
四、合规与监管保障
遵守法律法规框架
严格遵循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规,确保数据收集、使用合法合规,跨境传输需通过安全评估
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
通过安全监控平台实时检测异常行为,联合网信、公安等部门开展定期巡查,对违规操作实施问责
五、AI技术风险应对
算法安全评估
培训使用的AI模型需进行偏见检测、对抗攻击测试等评估,避免因算法缺陷导致数据误用
防范深度伪造风险
针对AI生成内容(如模拟语音、图像)建立真实性核验机制,防止培训材料被恶意篡改
通过上述技术与管理协同、人员与制度联动的立体化防护,政府单位可有效降低AI培训中的数据泄露、滥用等风险。实际落地中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动态调整,例如政务数据培训可参考坪山区的“数据加密+权限分层+案例教学”模式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kuaixun/81306.html
上一篇:政府合作的AI办公培训项目有哪些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