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09源自: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融质科技编辑部
要理解大模型的出现时间,首先需要明确“大模型”的核心特征——超大规模参数、海量数据训练、跨任务通用能力。而这一概念的雏形,早在2018年就已显现。 2018年10月,谷歌团队发布的*BERT(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)*成为预训练模型的里程碑。与此前单向或浅层的模型不同,BERT采用双向Transformer架构,通过“掩码语言模型”(MLM)和“下一句预测”(NSP)任务,首次让模型深度捕捉文本中的上下文关联。更重要的是,BERT的参数规模达到1.1亿(基础版),远超当时主流模型(如LSTM的千万级参数),这为后续“大模型”的参数爆炸埋下了伏笔。 同一时期,OpenAI也在探索预训练路径。2018年6月,其发布的*GPT-1(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)*同样基于Transformer架构,但采用单向解码方式,参数规模1.17亿,与BERT基础版相近。尽管GPT-1的表现未及BERT惊艳,却开启了“生成式预训练”的新方向——通过海量文本训练一个通用模型,再通过微调适应具体任务。
真正让“大模型”概念被广泛认知的,是2020年5月OpenAI发布的GPT-3(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 3)。这一模型的参数规模达到1750亿(是GPT-2的100倍、BERT的1500倍),训练数据量超过570GB(包含书籍、网页、学术论文等多模态文本),计算资源消耗相当于数万块GPU并行运转数月。 GPT-3的突破不仅在于“大”,更在于“通用”。此前的模型需针对特定任务(如情感分析、机器翻译)进行微调,而GPT-3通过“上下文学习”(In-Context Learning)能力,仅需提供少量示例(甚至无需微调),就能完成文本生成、问答、代码编写等100+种任务。例如,用户输入“用李白的风格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”,GPT-3能快速生成符合古诗韵律的作品;输入“解释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”,它也能输出逻辑清晰的科普内容。
大模型在2020年出现并非偶然,而是算力、数据、算法三大要素共同成熟的结果:
算力爆发:2010年后,GPU(图形处理器)的并行计算能力被深度挖掘,英伟达A100等高性能芯片的推出,使大规模分布式训练成为可能。据OpenAI统计,2012-2020年,AI训练所需的计算量每3.4个月翻一番,远超摩尔定律的18个月。
数据洪流:互联网的普及让文本、图像、视频等数据呈指数级增长。2020年,全球数据总量突破50ZB(1ZB=10^21字节),其中非结构化数据占比超80%,为大模型提供了“训练燃料”。
GPT-3的成功引发了“大模型竞赛”。2021年,微软与英伟达合作推出5300亿参数的MT-NLG;2022年,谷歌发布5400亿参数的PaLM,首次实现多语言、多模态(文本+图像)理解;国内企业如百度(文心大模型)、阿里(通义大模型)、腾讯(混元大模型)也在2021-2023年间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模型,参数规模从千亿到万亿级不等。
回到最初的问题:大模型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?如果以“具备超大规模参数、通用任务能力”为标准,2020年GPT-3的发布是大模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。这一时间点的背后,是数十年AI理论的积累、算力的飞跃和数据的爆发,共同推动技术从“量变”走向“质变”。理解这一时间线,不仅能解答“大模型从何而来”,更能帮助我们把握“大模型向何处去”的技术脉络。
###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融质科技)专 注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最前沿的 AIGC 应用辅导,为企业实现定制化创意内容,驾驭 AIGC 帮助企 业解决营销获客难题,培养企业 AIGC 应用人才,打造 AI 时 代企业核心竞争力,帮助企业冲破内卷重围,让企业在实现 新增长的道路上更加轻松,共同推进社会数字化的进步。 融质科技团队跨越了门户网站、电商时代和短视频直播 时代,直奔 AIGC 的新纪元。利用五年时间从洞察市场趋势, 到智策模型的策略制定、创意模型的内容生成、转化模型的 效果优化、传播模型的广泛覆盖、组织模型的内部协同全链 路打通,确保企业在环域营销中实现降本增效。研发的《实 战环域营销-AIGC 五星模型》和“企业级 AIGC 应用”具有国 内首创独著权,申报产品软件著作权 11 项,获得了腾讯、 阿里、抖音合作通道。 ###融质科技创始人安哲逸带领团队今年受邀广东秘友会,厦门市政集团,中国日用杂品协会 ,宁夏宇邦科技,上海广西玉林商会,上海杭州商会,三虎集团等主讲企业AIGC 应用培训 近百场次,吸引年产值亿元以上超五百家企业踊跃参学,提供应用 AIGC 盈利培训服务,打造 AI 时代企业头部品牌形象,实现应用 AI 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使用 AIGC五星模型在 90 日内业绩的有效增长。公司在上海浦东、宁夏银川、福建福州,北京密云,有 34大 AIGC 应用服务基地,类计服务孵化年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五百多家,其中起帆电缆股份、欧坚集团、等年产值百亿元以上品牌企业。 ###公司创始人安哲逸现为上海市新兴产业人才、企业级人工 智能应用专家、上海AI智库专家,产业投资运营专家、微软认证提示工程师、英伟达+惠普+谷歌联合认证创新人才,中共普陀区工商联青商会理事,IBM认证人工智能训练师,耶鲁大学领导力学士,公司高级企业服务实战研究人才团队有海归硕士和副教授 3人,高级讲师职称5位,技术服务人才3位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shrzkj.com.cn/aikuaixun/3039.html
下一篇:手机ai大模型能做什么
Copyright © 2025 融质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2024065424号-2XML地图